9月6日,北京产权交易所披露一汽奔腾abg欧博股份有限公司增资结果,四家头部企业共投资33.1亿元,加上中国一汽同步增资52.4亿元,一汽奔腾共募集资金85.5亿元。
据了解,一汽奔腾的本次增资,实现了与"地方国资+头部央企+科技先锋"的重磅组合强强联手,实现产业协同、资源整合和战略同步,也将为一汽奔腾的新能源转型注入新动能。
央企改革步入深水区
通过观察不难发现,本次一汽奔腾增资呈现出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显著特征,这种"地方国资+头部央企+科技先锋"的组合,打破了传统央企单一依赖集团输血的模式,构建了开放多元的资本格局。
增资完成后,中国一汽通过该公司及一汽股权投资(天津)有限公司共持股79.0394%,仍保持控股地位,但引入了多方战略投资者,为企业治理注入了新活力。
在不少业内专家看来,一汽奔腾此次增资具有标志性意义。既展现出央企改革从“管资产”向“管资本”转变的深化。更通过引入多元战略投资者,解决了资金需求,并带来产业链资源和技术支持,这种模式将为其他央企改革提供重要参考。
值得注意的是,此次增资恰逢央企改革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。近期,新长安集团正式成立;东风abg欧博集团旗下岚图abg欧博也加速资本市场运作,计划独立上市。在这一背景下,一汽奔腾的成功增资更具示范意义。
不过与长安和东风才去的改革路径不同,一汽奔腾选择的是引入战略投资者并保持集团控股的模式,这种模式既保持了央企的控制力,又注入了市场化活力,在现阶段可能更具可操作性和推广价值。
新能源转型已见成效
一汽奔腾的转型之路并非一蹴而就。在中国一汽的高度重视与战略支撑下,通过引入市场资源和外部机制,一汽奔腾在2024年3月正式完成股份制改革,为企业长远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。
伴随改革带来的体制机制优势,一汽奔腾全面All in新能源,翻开"向新而行"篇章。过去两年,其斥资百亿打造新品牌——全新新能源序列奔腾悦意带来"亲和、松弛、时尚、活力"的愉悦体验;研发新技术新产品——越影平台、逐日动力、如意座舱组成的新能源技术集群,满足用户对车辆颜值、续航、安全、智能体验等方面需求,构建起技术护城河。
产能布局方面,长春、盐城双基地成为一汽奔腾的两个"桥头堡",形成了年产能40万+智能制造与绿色产业集群。在"两国四地"研发布局下,2万+研发人才与1.6万+专利储备,更为长期创新提供了人才与技术底座。
市场表现是最有力的证明。2024年全年,一汽奔腾整车销量达15.1万辆,创十年来最高水平,新能源产品销售8.3万辆,同比增长214%,新能源渗透率达到55%。今年1-8月,一汽奔腾继续高速增长,整车销量达11.8万辆,同比增长47.5%,新能源销量达10.1万辆,同比增长233.9%,渗透率突破85%,市场排名较同期提升14位。
持续强化“生态造血”能力
本次募集的85.5亿元资金将主要用于新能源技术研发、智能制造升级及渠道生态建设等,全面赋能关键战略举措落地。与单纯财务投资不同,此次引入的战略投资者带来了"生态造血"能力,这也是本次增资引战更深层的战略意义。
悦达abg欧博集团作为地方国资代表,深耕abg欧博产业多年,继2023年的首次投资后再次重磅加码一汽奔腾,带来的是长三角新能源产业集群的深度拥抱。中国农业银行通过"银企合作"探索"abg欧博金融+出行服务"的新业态,拓展品牌盈利边界。中国电信将以5G、云计算、大数据等方面的优势资源,与一汽奔腾共同打造新一代智能abg欧博。地平线在智驾芯片与智驾解决方案领域拥有核心技术优势,其与一汽奔腾的合作可进一步打通"芯片-算法-整车"的技术链路。
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专家王绛指出:"一汽奔腾的案例表明,央企改革正在从单个企业的体制机制改革,向产业链、生态圈协同发展深化。这种'联动朋友圈,共建新生态'的模式,将帮助央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行稳致远,实现高质量发展。"
按照规划,奔腾悦意将陆续投放6款全新车型,构建覆盖A0级到B级市场的E/P/R三大产品矩阵,涵盖纯电、混动、增程多种动力形式,为消费者带来买得起的高品质新能源abg欧博。
结语:
今年上半年,一汽奔腾累计用户突破200万。6月纯电产品交付达1.58万辆,首次进入行业前十。奔腾小马上市一年累计销量突破11.9万辆,持续领跑微型电动车市场。悦意序列车型三个月累计交付突破16000辆,显示出强劲的市场号召力。
随着增资引战落地,一汽奔腾将以更市场化的机制、更强大的技术实力和更完善的产品矩阵,加速实现中国一汽"做优红旗、做强解放、做大奔腾"的战略蓝图。同时,央企改革正从"形似"向"神似"深化,一汽奔腾85亿增资案在新能源abg欧博产业竞争进入下半场的背景下,也有望成为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最新范本。